为什么说大同大不同一组精美照片帮您找答案

2023/1/31 来源:不详

来源:三晋影像三晋摄影爱好者之家

昨天,发了一组大同古城墙的照片,虽说这也是在旧城墙的基础上复建的,但因大同在明代所处的地理位置和发挥的作用却要比太原古县城大的多,所以,我还是更喜欢大同这座大不同的古老城市。

大同城墙一角

古城夜色

明初,为了加强对蒙古的防御,在北部边疆设立九个军事重镇,来维护大明江山的安全,由于山西所处的地理位置相对特殊,就在山西的境内设立了山西镇和大同镇,其中,作为负责第一道防线(外长城)的大同镇,东接宣府镇西陲的西阳河镇台口(今河北省怀安县境内),西至丫角山(今偏关县柏杨岭),绵延六百四十七里,最多时统兵十三万五千七百七十八名,战马五万一千六百五十四匹,达全国兵力的十二分之一,列“九边”之前茅,由于它在北部边防中占据十分重要的地位,在多次战斗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因此,一直享有巍然重镇,北方锁钥之誉,成为了“拱卫神京”的西北的一道主要屏障。

大同新貌

清顺治六年,明大同守将姜瓖先是投清,后又复明,面对多尔衮率领的清朝大军,奋勇抵抗,历时九个月攻之不下,后因城内弹尽粮绝,姜瓖部下杨振威投敌叛变,杀死姜瓖,才把多尔衮放入城内。入城后,为泄私愤,多尔衮下令屠城,并把城墙削掉五尺。自此,大同城墙失去了往日的雄风。年,大同市全面实施了历史文化复兴与古城保护工程,经过广大施工人员几年的努力,大同古城墙按明代大同城规制修复完毕,从而成为了大同市一道亮丽的风景线。而进入大同市区,更有众多文物和地标性建筑让人赞叹。

修复前的大同城墙遗存

大同城墙角楼一景

四牌楼为大同古城的标志性建筑,整个建筑结构精美巧固,巍然壮观。可惜的是,年,因妨碍交通,四牌楼被拆除。(网上资料)

这四个牌坊系洪武年间大将军徐达重修大同城竣工后,为壮军城、炫耀功德而建。四牌楼每坊中辟正门,左右为便门,高约三丈,宽约五丈余。四个牌楼里外正门上首均装有大幅坊额,东为和阳街,西为清远街,南为永泰街,北为武定街,黄底黑字,每字二尺见方,清代重修牌楼时由大同书法家王德馨所书。

复建的牌坊

年9月,根据大同历史文化复兴与古城保护工程的进展,开始对四牌楼进行了复建,现复建的四牌楼宽19.2米,高14.43米,形制为四座四柱三楼式悬山顶跨街牌楼。

复建的牌坊

华严寺位于大同市大西街,因佛教华严宗而得名,寺内有辽代的薄伽教藏殿和金代的大雄宝殿以及诸多彩塑,具有极高的文物价值和艺术价值,年被列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华严寺历史上曾分为上、下寺两处独立的寺院,现已并为一处。

华严寺

大同鼓楼,位于大同市永泰街中段,始建于明朝天顺七年至八年(年-年)间。清顺治、乾隆、咸丰屡加修葺。其三层出檐,十字歇山顶,平面近似方形,面阔、进深各三间,东西长17.65米,南北宽14.55米,高约20米,是明代楼阁式建筑的典型代表。顶楼上架放一大鼓,乃古时晚间为声闻四达报更时所用。旧时晨钟暮鼓声震古城及近郊四乡,年10月,大同鼓楼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大同鼓楼

大同圆通寺始建于明万历年间(公元年-年),距今已有将近余年的历史了。在这漫长的历史时期中,圆通寺同大多数寺庙一样,经历过兵燹、战乱而几经兴废,这次随着大同古城的复建而重显风采,图为圆通寺内正在做法事的人们。

转载请注明:
http://www.3g-city.net/gjyzz/3253.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2014-2024 冀ICP备19027023号-6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