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全县加快农业合作社建设纪实

2022/5/17 来源:不详

浏览本地新闻,分享各类信息。

欢迎   编者按:加快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是提高农民市场主体地位,推动农业发展专业化、集约化、规模化的重要途径。近年来,我市各县区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迅速,对于提高全市农业竞争力、增加农民收入发挥了重要作用。作为全市第一个注册成立农业专业合作社的县区,近年来万全县在这方面发展的经验可圈可点,今日,本报特刊发相关文章,以飨读者。

  “曾经只懂得一头栽在地里头,不懂技术,也找不到销路,一年下来,收入不了几个钱。”万全县霍家房村54岁的村民王军谈起过去,感慨颇深。

  年,王军加入到万全天润合作社从事订单种植,在合作社统一管理下,他种的马铃薯卖到了东南亚,农闲时靠着在合作社打工,又增加了不小的收入。

  在万全县,像王军一样生活正在发生改变的农民还有很多。近年来,万全从产业实际出发,积极引导和扶持农民合作社健康发展,截至去年底,全县已注册登记农民合作社家,其中国家级示范社1家、省级示范社4家、市级示范社25家。一个个农村专业合作社,引领全县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大船破浪前行。

从单打独斗到抱团致富

  “我种了一辈子马铃薯,从来不知道这马铃薯亩产能这么高。”万全县霍家房村的牛占宽是万全天润马铃薯专业合作社的老社员了。过去,牛占宽平地种植的马铃薯平均亩产只有斤,靠着传统种植的“单打独斗”,老牛的日子过得并不宽裕。

  年,村里成立了马铃薯专业合作社,第一年种植的试验田,靠新技术亩产一下子达到了斤。这么高的产量,看傻了老牛这个庄稼地里的“老把式”。他当下拍板,把家里的4亩地流转租给了合作社,剩下4亩在合作社统一管理下种起了马铃薯,开始了他在合作社与其他农户“抱团致富”的日子。

  种子、化肥、农药合作社全包,到了春耕季节,合作社统一出机械,从播种到除草全是机械一体化。用老牛的话说,挣的就是这放心钱。加入合作社以来,牛占宽听的农业讲座有十多场,自己的地每年亩产平均在斤以上,一亩地比过去增收几千块。到了收获的时候,合作社早早与家乐福等大超市签下订单,很多马铃薯还远销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地。种地之余,老牛还在合作社打起了工,一个月的收入就是元。老牛成了有“工资”的农民。

  “建立农业合作社不仅改变了一家一户生产规模小、经营粗放、经济效益低的状况,也探索出了一条解决当地因农业劳动力年龄老化、农业生产效率不断下降问题的路子,拓宽了农民就业渠道。”谈起建立农业合作社的初衷,合作社经纪人牛建春说。

组织多样催生产业升级

  膳房堡乡新开口村村民李森是当地有名的马铃薯种植大户。年7月《农民专业合作社法》刚刚颁布,李森就注册成立了全市第一家农民专业合作社———新开口脱毒薯专业合作社。合作社一边鼓励农民扩大马铃薯种植规模,一边尝试培育新品种。去年,他们种植马铃薯多亩,带动农户余户,实现增收6万元。“如果不加入合作社,我们一辈子也不知道这马铃薯还能种出这么多品种。”一位农户如是说。目前合作社建有育种基地,成立了销售组织,推出了自己的商标,初步形成了“统一育种、统一种植、统一销售”的产业化经营格局。新开口脱毒薯专业合作社也因此成为万全唯一的国家级示范社。

  在万全,靠着能人带动、村干部牵头,一大批农业合作社,实现了传统产业上档升级,也催生了一批懂知识、会技术,头脑灵活、思路开阔的新型农民,实现了农村人力资源和生产要素的合理配置。

  除能人带动之外,由运销、加工等龙头企业牵头创建的农业合作社,正逐步成为万全新的农业专业合作社组织类型。这些合作社,充分依靠企业优势,发挥桥梁与纽带作用,连接基地、农户与市场,构建联结起比较紧密的产加销一条龙生产经营体系,引领着万全农业产业向标准化、规范化、规模化发展。

  “过去农民种玉米都是一户几亩,分散种植,费水费工,效率还不高。”在万全禾久鲜食玉米种植专业合作社负责人王栋看来,传统的种植模式,已经制约了农业产业化的发展。合作社成立后,他们采取“公司+合作社+农户”的经营模式,依靠“禾久集团”的企业带动能力,与农户签订鲜食玉米长期种植收购合同,仅此便辐射带动了5个乡镇的1.5万农户,提供季节性就业岗位多个。

机制灵活助力农民增收

  资金、土地、技术、畜禽甚至是蔬菜大棚,在万全,这些都可以变成农户加入合作社的“股份”。北沙城乡周家河村的玉源种植专业合作社负责人介绍,该社成员以资金、技术及土地承包经营权入股的,每股元。以土地承包经营权入股的,每亩承包地折价股金元,合作社每亩每年给予农民保本收入元,农民还可参与分红,但不承担亏损;以技术入股的,折合为资金计价。同时,合作社优先使用以土地承包经营权入股的农民在合作社务工,年可获得土地保本收入+打工收入+年底分红收入三项收益。

  在北新屯乡刘虎庄村的东明养殖专业合作社,入社农户将种羊送到养殖场进行“寄养”,年底种羊产下羔羊后合作社留一只,返还农户一只,并在种羊丧失生育能力后将种羊交由农户自行处理。入社农户不承担任何风险,既节约了养殖成本,又获得了收益,可谓“甘蔗两头甜”。

  在北新屯乡永安堡村的永安彩椒专业合作社,农户将大棚按照“五统一分”的方式管理经营,即合作社为种植户统一提供种苗、化肥、农药;统一提供种植技术;统一收获;统一包装;统一销售;分户经营。彩椒成熟后,合作社联系多地客商根据标准采取“竞争价”收购,对标准不够的,成员交由合作社统一销售。这种机制有效拓宽了彩椒销售渠道,避免了外地客商压价收购现象的发生。

  运行机制不断创新,让万全农村专业合作社发展风生水起。

  如今,万全县已被认定为“省级农民专业合作社建设与发展示范县”。“我们还有很多工作要做。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专业合作社一定会大有作为。”万全县农业产业化办公室主任曹志宝说。

(赵婧男 邢鹏飞)

订阅号:wqxxcb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
http://www.3g-city.net/gjyzz/262.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2014-2024 冀ICP备19027023号-6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