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里茶路三水运必经之路ldqu
2022/5/6 来源:不详“万里茶路”是一条纵贯南北水陆交替的商业运输线路。起点在福建崇安(现武夷山市),途经江西、湖北、河南、山西、直隶(河北)、内蒙古,终点是乌里雅苏台(现蒙古人民共和国)的恰克图。全程约九千二百余里(四千六百公里),亦称“万里茶路”。 “茶叶之路”具体运行线路如下: 自福建建宁府崇安县下梅村,顺梅溪,西入崇阳溪,北上,达崇安城。此段为篷船水运; 于崇安城装鸡公车,沿闽赣古驿道西北行,过闽赣交界之分水关,达信江南岸之江西广信府铅山河口镇; 于河口装大船,顺信江西行,经广信府弋阳,贵溪,鹰潭,饶州府安仁(余江),余干,入鄱阳湖;西北,经南康府都昌,星子,达长江南岸之九江府湖口县湖口镇; 溯长江西行,经九江府德化(九江),瑞昌,湖北黄州府广济(武穴),蕲州(蕲春),蕲水(浠水),黄冈,武昌府兴国洲(阳新),大冶,武昌(鄂州),江夏(武汉武昌),抵汉阳府汉阳县汉口镇; 逆汉水西行,经汉阳府蔡甸,汉川,沔阳,安陆府天门,潜江,钟祥,荆门沙洋,襄阳府宜城,达襄阳汉江北岸之樊城;换小船,西北入唐白河,上至两河口,入唐河,经河南南阳府唐县,达水路终点南阳府裕州赊旗店(社旗); 从赊旗店上岸,转陆路,用骡、马驮运北行,经裕州方城,叶县,汝州宝丰,汝州,河南府登封,偃师,达黄河南岸之孟津渡口; 渡黄河,经怀庆府孟县,河内(沁阳),沿太行山太行陉,过碗子城,至山西泽州府凤台县(晋城); 北行,经泽州府高平,潞安府长子,屯留,襄垣,沁州,武乡,太原府祁县,徐沟,太原县,阳曲县,忻州,代州崞县(原平),北出雁门关,经大同府山阴,怀仁,大同镇,东行,大同县,阳高,天镇,直隶宣化府怀安,万全左卫,达张家口; 从张家口,用骆驼或“老倌车”,北至野狐岭上坝,经口北三厅兴和城(张北),明爱(内蒙古商都),内蒙古察哈尔,四子王旗,沿阿尔泰军台,经乌里雅苏台土谢图汗部左翼中旗赛尔乌苏,左翼右末旗,达中旗之库伦(蒙古人民共和国乌兰巴托); 又北行,经右翼右末旗,右翼左末旗,终达中俄边境之恰克图;
从武夷山进入上饶后,这里是最近的一个水运码头,铅山河在这一段叫做石塘河,所以武夷山的大量岩茶,在山西晋商万里茶路上通过古驿道由南而来,运抵石塘后,就可以在这里装船改旱路为水路运到河口,再装大船起运。在我们所熟悉的电视剧〈乔家大院〉有一段这样的剧情,说的是乔志庸经过茶道到武夷山贩运茶叶,而我们现在到的石塘就是水运的必经之路。
石塘古镇
铅(Yán)山石塘古镇是一座千年古镇,位于江西省上饶市铅山县境内。铅山石塘古镇历史上是闽赣交通要道和货物集散地,是古代江南五大手工业基地之一,石塘镇素有“武夷山下小苏州”之称。石塘镇是一座千年古镇,历史上是闽赣交通要道和货物集散地,是古代江南五大手工业基地之一,(松江的棉纺织业、苏杭二州的丝织业、芜湖的浆染业、景德镇的制瓷业和铅山的造纸业)。著名马克思主义史学家、杰出教育家翦伯赞主编的《中国史纲要》一书中所指的铅山造纸业也就是在石塘镇。石塘镇素有“武夷山下小苏州”之称,年7月,石塘镇被评定为省级历史文化名镇。他位于铅山县东南40公里的半山区。相传五代前(-)村北有方塘十口,后来根据“十塘”的谐音,故名石塘。整个石塘镇有8个行政村,1个街管区,53个自然村,计有户,人,其中集镇人口人,总面积为54平方公里。城区面积不足3平方公里。[2]在铅山,石塘是仅次于河口的一个千年古镇,一条铅山河将石塘与河口两镇紧密连接在一起。石塘镇在明清之际也是一个纸张、茶叶等商品的重要集散地。从武夷山进入上饶后,这里是最近的一个水运码头,铅山河在这一段叫做石塘河,所以武夷山的大量岩茶,在山西晋商万里茶路上通过古驿道由南而来,运抵石塘后,就可以在这里装船改旱路为水路运到河口,再装大船起运。在我们所熟悉的电视剧〈乔家大院〉有一段这样的剧情,说的是乔志庸经过茶道到武夷山贩运茶叶,而我们现在到的石塘就是水运的必经之路。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