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门口小法庭司法为民大担当

2025/5/23 来源:不详

<

法庭建在“家门口”

——记我市构建“三位一体”人民法庭服务网络

近年来,我市建成人民法庭80个、法官工作站个,形成了以人民法庭为主、以法官工作站为辅、以巡回审判点为补充的人民法庭服务网络,通过这些开在“家门口”的法庭,推动全市法院职能由终端裁决向矛盾源头化解延伸,助力我市乡村振兴和城市综合治理。

“延广度”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

“法官工作站好啊,现在雪场里发生纠纷,游客不用到法庭,在法官工作站就能解决好。”崇礼区富龙雪场相关负责人高兴地说。

崇礼区人民法院相关负责人介绍,为服务好雪场,法院在7家雪场挂牌运营了法官工作站,这些工作站已经成为法院的“前沿阵地”,让矛盾纠纷在雪场就地解决。

全面发力多点突破,近年来,我市法院以人民法庭为桥头堡,通过设置法官工作站、开展巡回审判等形式,拓展阵地、延伸服务。

“如何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司法需求,推进人民法院司法体系和司法能力现代化,那就是要切实让群众感受到司法服务的可用和好用,为此我们主动延伸服务,全力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市中院相关负责人介绍。

依托人民法庭服务网络,今年市中院开展了“护航冬奥—平安法治进农家”专项活动,入村进户进行法治宣传、隐患苗头排查、矛盾纠纷化解,截至目前,各县区法院已对户开展隐患苗头排查,诉前调解各类纠纷件,开展法律宣传次,撰写乡村法治情况分析报告51份。

“拓深度”专业法庭解难题

“矿区法庭帮了我们大忙,解决了一直困扰我们村民的房屋裂损问题,真心感谢矿区法庭的法官们。”说这番话的是蔚县白草乡小酒务头村党支部书记武帅。原来,该村地处矿区,连年开采煤矿导致土地部分塌陷,今年年初全村户房屋出现不同程度的裂损,村里炸开了锅,村委会多方协调也未解决问题。蔚县法院矿区法庭庭长陈军生了解情况后,对全村的房屋裂损情况进行实地勘查,通过诉前鉴定、上门服务、依法调解,促成煤矿企业与户村民达成赔偿协议,目前赔偿款履行完毕,事情得到了圆满解决。

矿区法庭成立以来,在民事调解工作中,对症下药,已累计诉前调解近千起涉煤矿纠纷,一桩桩,一件件,解决了村民的烦心之事,也推动了当地的稳定。

近五年来,为服务大局,类似矿区法庭这样的特色法庭,全市法院先后成立了10个,分为太子城旅游与环境资源保护法庭、宣化区洋河南道交法庭等10个专业内容,依托这些特色法庭将矛盾化解在院坝小巷、田间地头。

五年来,特色法庭处理分流案件件,调解成功件,调解成功率57.99%。

“加力度”诉前调解减诉累

今年初,当事人宋某走进了怀安县头百户法庭,请求法官帮助要回工资。原来宋某是某建筑工地的工人,年初到年底一直为包工头王某干活,王某拖欠元没有支付。了解情况后,法官立即与当事人王某取得联系,得知其未支付工人工资是因为疫情导致工程停工,他通过向王某释法明理,耐心做工作,最终王某主动支付了工资。

今年5月18日,沽源黄盖淖乡村民刘某利用无人机打锄草剂,由于风向原因将锄草剂刮入本村村民张某、石某等人的菜地中,导致54亩菜地被毁。黄盖淖乡法庭收到该案件后,法官分别给当事人做工作,讲法律,最终促成双方握手言和。

近年来,全市法庭以诉前调解为抓手,加大了对矛盾纠纷的调解力度,三年来,全市人民法庭受理的52.70%案件以调解或撤诉方式化解,避免了群众诉累,也为全市打造无诉讼乡镇奠定了基础,全市已有无诉乡镇6个、无诉讼村多个。

市中院相关负责人介绍,为有效提升调解效率,市中院还加强了信息技术应用,人民法庭及法官工作站全部实现外网联通,使用冀时调、云视频远程调解系统,让距离不再成为阻力。人民法庭法官还与村两委干部建立起

转载请注明:
http://www.3g-city.net/gjyby/9411.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2014-2024 冀ICP备19027023号-6
    今天是: